Search

#費雯

其實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,寫電影文章對於我個人對於大家又或者對於電影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費雯

其實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,寫電影文章對於我個人對於大家又或者對於電影的意義可能是什麼?

這麼說好了,當初會創立這個粉絲專頁,其實出發點很單純,便是平常看到喜歡的電影會想要寫些什麼,而或許能有幸找到一些同樣喜歡這些電影的人。

然後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,是原以為這樣久了,好像可以認識一些片商,看些試片,不僅省一點電影票錢,又好像離電影更進一點點。

但後來,又時常在想一個電影文章究竟能有什麼積極的意義,那些行銷文章、推薦文章滿滿都是,我再多寫幾篇好像也不濟於事,如果是這樣,那我究竟可以寫些什麼?

在更後來,因為讀了聞老師的《過影:1992-2011台灣電影總論》,又有感於自己身為一個台灣人,或許更應該去關注台灣電影,便開始積極的想要去觀看每一部在台灣上映的電影,為此討論,甚至留下什麼。

沒想到這或許是一個災難的開始,我起初以為,每一部台灣電影,不管長短好壞,都應該也值得被討論,但偏偏或許我天生偏見多,又難相處,常常產出來的文章不盡如人意,也為此招惹了不少人。
雖然有種自以為文字獨立的心態,但又為此深深困擾,好像這些都只是庸人自擾的自言自語,又或者說自己說這些看起來聳動有針對性的話語,只為了某種關注。但實際上是自己的話真的沒有很重要,也往往不是那麼正確。

我發現自己常常試圖在揣摩某種語氣,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相對客觀,但又同時陷入一種非我自膩的情況當中,也為此深深困擾。

前陣子跟朋友聊天,他提到許多人說一篇建構的文章,相對於批評的文章還要難得。我以為一個「合格」的影評人或許便是如此,試圖在眾多電影之中找出優點,並以此為台灣電影指引出方向,更有機會與實際的電影產業的人對話,然後一起為台灣電影創造一個更有機的互動環境。

其實我知道以我的身份,講出這個有些不知分寸也不知道講什麼,說這麼多其實只是想對那些曾經因為我某些較為「情緒」的字眼所傷害或冒犯的人說聲道歉。我希望自己往後能夠以更精確且有建設性的字眼表達出自己的想法,或許更能有機會靠近上述自己的理想。

如果不能,似乎好像也沒有繼續的必要。畢竟當個影迷總是最開心的。

十一月要到了,影展見吧。

最後只是想說,如果有任何關於電影的想法,歡迎跟我說,為此我會萬分感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既視感 平安喜樂,感恩惜福 電影雜文,生活廢文
View all posts